1)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盐的大明盛世_大明:我杨宪,真的治扬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扬州府。

  杨宪看着眼前身着华服的年轻人,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。

  “怎么,杨卿见到我很惊讶?”年轻人开口笑道。

  “下官杨宪,拜见太子殿下!”

  “杨卿无须多礼。”朱标笑吟吟地看着杨宪,道。“这才几月时间不见,扬州城已经大变样子,杨卿你可是大功臣。”

  来人不是别人,正是当朝太子朱标。

  原本按照杨宪自己估算,朝廷真要派人来的话,应该也是要到秋收的时候。

  这个时间节点过来,杨宪一下子反而猜不到对方用意。

  朱标提议去扬州新设立的盐场看一看。

  杨宪自然从善如流。

  一路上,二人有一茬没一茬聊着,君臣和睦。

  不得不说,朱标确实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,让人很难不心生亲近。

  而杨宪也通过聊天的一些细节,推算出了朱标此行的目的。

  好家伙,朱标竟然是来和他请教大明开中法的弊端。

  仅仅只是通过自己奏折上写的一些只言片语,便能够看到这么远,不愧是朱标。

  对此杨宪并未保留,他本就是历史网文爱好者,直接将后世网上看到的那一套说辞说了出来,言明各种利害。

  朱标听得很认真,时而皱眉,时而点头,时而又是直接提出他自己的看法。

  杨宪都一一作答。

  “殿下,盐场就在前面了。”杨宪开口道。

  “好,就让我看看杨卿亲自经营的盐场。”朱标开口笑道。

  反正此行的目标他已经达到了,心情格外愉悦。

  朱标已经清楚看到了问题所在,只是开中法短时间内不可能取消,边地战事紧张,缺粮问题一日不解决,开中法就一日不能取消。

  可粮食问题总有解决的一天。

  因此朱标对于扬州此行,已经心满意足。

  只是等到他看到盐场工作情况,还是大吃一惊。

  朱标在看过杨宪的奏折后,花了不少的时间才终于搞清楚新的制盐之法,杨宪在奏折中只是写了原理方法,并未详细到使用何种器具,很多东西都需要他们自己琢磨。这也是为什么朝堂,还未将这套新的制盐之法,向全国推广的原因之一。

  在盐场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器械设施后,朱标都会恍然大悟,在心中生出原来还能如此的想法。

  对杨宪就更加佩服了。

  此时正是忙碌的时候,盐场里的盐工们忙碌的不可开交。

  朱标看了一会儿,忽然皱起了眉头。

  他总觉得事情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劲。

  盐场里的盐工们虽多,但却没有丝毫杂乱。

  有专门从盐壁上敲盐矿的,有专门将盐矿敲碎的,有专门研磨的,还有专门溶解过滤

  他脑子忽然浮现出一个词,流水!

  对,整个制盐过程就如流水一样顺畅,有条不紊。

  朱标又是站在一旁了一会儿,明显看出不凡之处,却一时想不通其中诀窍。

  “杨卿,我瞧着你这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e3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